停止把 AI 當作「高級版 Google」
你是否曾經滿懷期待地打開 ChatGPT,結果卻得到令人失望的回覆?或者花了大把時間調整問題,卻始終得不到想要的答案?
其實問題不在 AI 本身,而在於我們還沒學會「正確的溝通方式」。
對於忙碌的行銷人員和企業主來說,AI 工具應該是提升效率的好幫手,而不是增加困擾的新負擔。讓我們從實務角度出發,探討如何讓 ChatGPT 真正成為你的得力助手。
許多人使用 ChatGPT 的方式,就像用 Google 搜尋一樣:問個問題,得到答案就結束了,但這根本沒發揮 AI 的真正價值。
如同在跟剛到職的實習生說話:「幫我寫一篇行銷文案」、「分析一下市場趨勢」。這種模糊的指令往往會得到同樣模糊的回答。
想像一下,如果你請同事幫忙寫一份提案,你會怎麼說?
肯定會說明:「這是給哪個客戶的提案、他們的需求是什麼、預算大概多少、希望什麼時候完成」。對 AI 也是如此。
溝通範例:
模糊指令
「幫我寫社群貼文」
精準指令
「你是我們品牌的社群經理,幫我為即將上市的咖啡新品寫一篇 Instagram 貼文,目標客群是 25-35 歲的上班族,強調提神效果,語調要親切但專業,字數控制在 150 字內」
運用 RACE 框架,打造 ChatGPT 高效指令
想要讓 ChatGPT 產出符合期待的內容,不妨試試「RACE 框架」這個實用溝通方式:
Role 角色設定:
先告訴 AI 它是誰,需要什麼樣的專業度
「你是一位專精美妝保養的時尚編輯,擁有 8 年女性雜誌撰稿經驗…」
Action 明確任務:
具體說明要完成什麼工作
「請撰寫一篇 800 字的部落格長文,介紹這款新推出的抗老精華液如何解決 30+ 熟齡肌膚的 5 大困擾」
Context 提供背景:
背景資訊愈詳細,產出內容愈貼切
「目標讀者是 28-40 歲的職業女性,開始注重抗老保養但預算有限,希望找到 CP 值高的產品。用溫暖親切但專業的語調,就像閨蜜分享保養心得一樣」
Execution 格式要求:
明確說明希望的呈現方式
「請用輕鬆易讀的語調撰寫,包含吸睛開頭、產品特色重點條列、使用心得分享,並在文末加上行動呼籲和相關 hashtag 」
學會跟 AI「來回討論」,而不是一次定案
很多人習慣問一次問題就結束對話,但 ChatGPT 的真正威力在於「持續對話」。就像你跟設計師討論 Logo 一樣,第一版通常不會是最終版本,需要不斷修正調整。
對話策略:
- 先讓 AI 提供初版內容
- 針對不滿意的部分具體說明:「語調太正式了,能更活潑一點嗎?」
- 要求改進特定段落:「第二段能加入更多數據佐證嗎?」
- 請 AI 提供多個版本:「給我三種不同風格的標題選擇」
這種互動方式不僅能得到更好的結果,也能讓你更了解 AI 的能力範圍。
善用「角色扮演」,讓 ChatGPT 回答更專業
ChatGPT 最強大的功能之一就是能夠「扮演」各種專業角色。善用這個特性,你可以得到更有深度的建議。
角色設定範例:
- 「你是擁有 15 年經驗的數位行銷總監…」
- 「請以消費者心理學專家的角度…」
- 「假設你是我們競爭對手的策略顧問…」
記住,角色設定要具體。不要只說「你是專家」,而要說明是「哪個領域的專家」、「有多少年經驗」、「擅長什麼」。
5個讓 AI 立刻變聰明的實用場景
1. 內容行銷規劃
讓 AI 同時負責主題發想、內容大綱、發布時程規劃。一次給出完整的內容策略,而不是分開處理。
2. 競爭分析報告
要求 AI 分析競爭對手的優劣勢、市場定位、行銷策略,並提出我們的差異化建議。
3. 客戶溝通優化
上傳你的客戶對話紀錄,讓 AI 分析客戶真正的需求與痛點,提出更好的溝通策略。
4. 活動企劃發想
從活動主題、流程設計、宣傳策略到風險預案,讓 AI 提供全方位的企劃建議。
5. 數據解讀與洞察
將你的行銷數據交給 AI 分析,不只要數字解讀,更要可執行的改善建議。
讓 AI 幫你檢查自己盲點的3個技巧
聰明的行銷人員會利用 AI 來「反思」自己的策略。與其只是要求 AI 執行任務,不如讓它成為你的「策略顧問」。
實用技巧:
1. 要求 AI 評分並改進
「請為這份行銷企劃案的創意性、可執行性、預算合理性各打 1-10 分,並針對低分項目提出具體改善建議。」
2. 請 AI 扮演不同角色
「請以競爭對手的角度,分析我們這個活動的弱點在哪裡?」 「如果你是我們的目標客戶,看到這個廣告會有什麼感覺?」
3. 挖掘被忽略的觀點
「除了我提到的這些行銷管道,還有哪些我可能沒想到的方式?」 「這個策略可能會遇到什麼風險或挑戰?」
避開這4個常見陷阱,讓 AI 溝通效果立刻提升
陷阱一:一題多問
不要在同一個對話串裡討論太多不同主題,這會讓 AI 「記憶混亂」。每個專案或主題都開新的對話。
陷阱二:過度依賴數字計算
ChatGPT 在複雜計算上容易出錯。涉及重要數字時,記得用 Excel 或計算機再次確認。
陷阱三:忘記提供背景資訊
AI 不了解你的公司文化、產品特色、客戶輪廓。多花一點時間說明背景,結果會好很多。
陷阱四:完全照單全收
AI 的建議很有參考價值,但不代表百分百正確。要結合你的產業經驗和商業判斷。
讓 AI 成為你的長期夥伴
成功運用 AI 的關鍵不在於學會複雜的技術,而在於建立良好的「協作習慣」。把 AI 當作團隊的一員,給它明確的工作指派、提供充足的資訊、耐心地溝通修正。
記住,AI 是來放大你的能力,而不是取代你的思考。
它可以幫你快速產出初稿、分析大量資訊、提供不同角度的觀點,但最終的策略決定和創意發想,還是需要你的專業判斷。
實作建議:
從今天開始,選擇一個你最常遇到的行銷任務,試著用文中提到的方法與 AI 協作。
你會發現,原本需要半天完成的工作,現在可能一小時就能有不錯的成果。這就是 AI 時代的工作方式:更聰明,而不是更辛苦。
訂閱服務確認
已發送 Email 驗證信給你,請點擊信件連結以完成訂閱程序。
訂閱失敗
暫時無法接受訂閱,請稍候重新嘗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