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部落格
  2. 電子報優化

閱讀電子報統計報告須知,別犯這三種錯誤!

如何正確解讀電子報行銷成效報告,找出優化關鍵,採取有效行動

作為電子豹客戶成功總監,經常會被詢問關於電子報行銷成效的業界標準。像是不分產業平均開信率大約是多少?開信後點擊率大約是多少?在回答這類數字之前,我都會特別提醒,多數的統計數字來自國外平台服務,會因為寄件者以及收信人的習慣不同,只能作為參考,不建議直接當成最終目標。另一個常見情境是,想要了解特定產業的開信率,或是直接提出數字,想知道目前執行的成效如何?有什麼優化方法?

在有限的資訊與時間內,通常只能回覆常見的方法。例如:想要提升開信率,可以考慮優化主旨文案、調整預覽文字,如果提供訊息跟對話時間更多的,則會談到名單收集方式、是否有進行分眾、寄送頻率如何、規劃內容策略是什麼…等,通常要透過顧問諮詢才會說明的內容。而提升點擊率的方法,則像是信件版型、行動呼籲 Call to Action 設計、內文資訊、圖片視覺等,其實這類建議,最好的方式還是要先了解目前的執行狀況,才能更準確回應。

不過在這類對談中,因為國外每年都有電子報成效或是行為的統計報告,同時間也有許多行銷專家的分析與解讀,我發現部分行銷人員,在判斷電子報行銷成效與外部統計數據差異時,常常會不小心犯了以下三種錯誤:陷入資訊焦慮、過度簡化原因、缺少實際行動。接下來想跟大家分享的是,這三種錯誤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。

一、陷入數據焦慮

數據焦慮是指在面對大量數據和統計資料時,感到不確定和擔憂的情緒狀態。基於行銷人員對數據成效的追求,在閱讀統計報告時,很容易出現對數據的困惑和焦慮。

常見的反應像是:認為任何統計數字都有因果關係、每一個數字都必須進行優化、不計資源成本追求數據優化。這類錯誤會發生,通常是因為雖然平時有追蹤數據,但是卻沒有養成深入思考或是與其他人嘗試討論的習慣。

在發現統計報告的時候,就會因為一次載入過多的資訊,陷入數據焦慮。建議在閱讀這類報告時,要特別注意,不要對每一個數字都過度反應,要小心避免無效行動,專注在直接可透過行動影響的數據上。執行的時候,則可以嘗試透過系列測試,或是基本的 AB 測試,驗證調整行動是否能影響結果。

例如:根據國外統計,有 34% 的行銷人員會使用預覽文字,平均開信率為 33%,優於未使用預覽文字的平均開信率 26%,即時是有明顯差異的統計數據,也可以先快速地透過 AB 測試確認是否適用,如果驗證對於開信率有影響,再列入長期追蹤優化的行動清單。

資料來源為 GetResponse ,表格製作:電子豹

而像是一週中的最佳寄送時間統計,除了週末略低,約為 24%~25%,週間的差異其實並不大,大概都在 27% 左右。加上由平均數據無法得知適合的產業類型,寄送對象屬於企業信箱或是一般消費者,雖然也可以測試寄送時間,但是相比優化預覽文字來說,或許不需要列為優先調整的項目。

另一類數據則是結果僅供參考,主要是因為數據不容易受寄送端行為影響、個別差異過大或是因果關係不明確。數據顯示,寄送後有 73% 的開信會寄送後 24 hr 內發生,超過 50% 的開信在前 8 個小時內發生,同時有近 27 %的開信,需要等到一天以後。點擊率則是會有 82% 在寄送後 24 hr 內,超過 50% 發生在前 4 個小時內,一天以後的點擊則是佔了 17.47%。基本上行銷人員很難根據這個數據作出反應,最多是早上寄信可能比晚上寄送好一點,但仍然需要視產業與收件者的行為習慣而定。

最後還有一種數據要謹慎看待,像是一天內最佳寄送時間,這項數據與產業以及收件人的習慣高度相關,但由於數據本身會受到寄件人的寄送策略影響,不建議直接將統計結果作為參考依據。如果習慣在上午寄信,根據收件人行為隨時間變化的統計,上午的開信率自然會比較高,因此需要進行多次的測試,才能找到自己的最佳時間。或是更貼心一點,直接詢問收件人,喜歡在什麼時間收到信件。

要避免數據焦慮,行銷人員要提醒自己,不要急著對所有的數據作出反應,如同所有數據報告中的善意提醒,數字僅供參考,行銷人員應該要根據自身產業與實際狀況,對電子報進行測試與調整。換句話說,不是每一個數字都是百分百適用。

二、過度簡化原因

在取得統計數據後,如果沒有先列出可能影響成效的原因,直接憑藉經驗採取行動,很有可能事倍功半或是根本找錯調整方向。

以下是 GetResponse、Campaign Monitor 以及電子豹 Newsleopard 2022 年的統計數據。從中可以發現不同平台服務統計本身就存在差異,基本上開信率 20~30%,代表達平均水準,點擊率則是 2% 左右, 開信後點擊則是 6~10%。

為了避免極端行為,像是只有寄送一兩次信件,或是單次寄送數量偏低的特殊數據影響統計,平台會排除部分數據。像 GetResponse 的數據,是基於平台上名單數大於 500 的活躍用戶,電子豹 Newsleopard 則是根據單次活動寄送數大於 1000 的活躍用戶。Campaign Monitor 則是沒有特別說明。

2022 電子報行銷成效統計
資料來源:GetResponse、Campaign Monitor、電子豹

在討論開信率、開信後點擊率與點擊率優化時,多數行銷人員可能會優先考慮寄件人姓名、主旨、預覽文字、信件內容設計等方向,但與單純分析自身數據最大的不同,是統計報告中無法取得不同企業採取的行動策略或本質差異,像是名單收集方式、收集來源、群組管理方法、寄送頻率、內容策略等資訊,當然也包含提供的產品或是服務類型、收件者樣貌、客單價等商業特性。

關於名單收集或訂閱表單優化,可以思考提供的誘因,是否能有效吸引長期客戶,而不是僅靠優惠或折扣誘導一次性消費,所以造成剛收集的新名單數據較佳,但是卻越寄越差。而 Email 名單分眾以及群組管理,則是需要透過會員資料進行,而不是全部寄送相同內容,投其所好才能提升成效。

電子豹活躍會員平均開信率統計
資料來源:電子豹

開信率是不重複開信人數除以成功到達人數,可衡量電子報是否成功吸引收件者注意。從電子豹的統計中可以發現,超過六成以上的活躍用戶,開信率會落在 20~40%,有超過一成的活躍用戶,平均開信率大於 40%。在過去的諮詢經驗中,低於 20% 的開信率,不只需要優化主旨、替代文字等優化戰術,可能還要檢視名單收集與管理方式,溝通的內容策略及頻率,甚至要排除部分實際已流失的名單。

電子豹活躍會員平均開信後點擊率統計
資料來源:電子豹

開信後點擊率是不重複點擊人數除以開信人數,可衡量電子報內容相關性以及行動呼籲是否有效。統計中顯示,六成五以上的活躍用戶,開信後點擊率集中在 2~8%,有約 14% 的活躍用戶,開信後點擊率大於 10%。一般來說,在開信率有一定成效後,才會建議優化開信後點擊,如果開信率不高,優化內容提高點擊對於最終轉換的提升也很有限。

就連寄送頻率是否偏低或過高,像是半年才寄送一次信件,或是一週內寄送多次信件,都可能影響電子報成效。但是部分產業,如果是根據與訂閱戶的約定或期待,每日寄送或是每週寄送多次信件則不在此限,重點是收件者喜歡以怎樣的頻率獲得有價值的資訊。

再次提醒,避免過度簡化原因並不是要你放棄優化主旨、視覺設計這類常見的優化行動,但至少要放大思考範圍,從電子報行銷的前置準備到整體行銷與會員經營的戰略規劃上。透過比較數據差異,思考可能的調整方式並判斷影響程度,而不是想到什麼就修正什麼。

三、缺少實際行動

許多時候,行銷人員搜尋或是得到統計數據當下,通常會有短暫的熱烈討論,然後呢?就沒有然後了。

發現數字差異只是優化的開始,實際行動應該包含:根據關鍵指標分析原因,提出可能的假設,規劃可執行的方案,透過測試驗證成效,並根據得到的新數據再進行下一次優化。

以優化開信率為例,如果分析原因之後,假設是因為沒有透過分眾進行溝通,可以嘗試參考會員資料分群,並提供不同的信件內容,從調整前後的數據變化,來確認是否有助於開信率提升。

如果分析是收件匣中的吸引力不足,可以對寄件人姓名、信件主旨、預覽文字進行調整優化,或是考慮在主旨中測試收件人對於表情符號、姓名或使用 FOMO 關鍵字的反應。

而開信後點擊的優化,假設是行動呼籲 Call To Action 設計不夠明顯,嘗試透過放大按鈕,調整顏色對比,增加視覺引導效果,也是常見的行動。要是不確定哪種設計比較好,利用 AB 測試來驗證也是不錯的方式。

如果假設文字敘述與圖片排版,缺乏說服力讓收件者採取行動,嘗試用不同文案撰寫角度、方式,或是評估重新設計信件版型,都可以列入選項。

在測試與調整的時候,還要注意過早放棄與過度努力這兩種常見陷阱。過早放棄是指只做了幾次初步嘗試,就因為沒有顯著改善而放棄,以 AB 測試來說,根據經驗,大約要進行 5 次假設與測試,才會有 1 次成功發現具有影響的關鍵。過度努力則是為了專注追求最高成效,投入過多的時間或人力成本,或是忽略了其他更需要調整的地方。像是開信率已經超過 30%,但是開信後點擊只有 3%,卻還糾結在信件主旨的優化上。

避免錯誤少走冤枉路

在閱讀行銷統計報告時,行銷人員容易出現數據焦慮,認為每個數字都必須優化,通常是因為沒有深入思考或與其他人討論的習慣。建議專注於直接可透過行動影響的數據上,並透過 AB 測試驗證調整行動是否能影響結果。行銷人員應該要根據自身產業與實際狀況,對電子報進行測試與調整,不是每一個數字都適用在所屬的產業與受眾上。避免因為數據焦慮,在各種統計資料與可能的因果關係中迷失。

在電子報行銷中,需要考慮多種因素,如名單收集方式、收集來源、群組管理方法、寄送頻率、內容策略等。開信率、開信後點擊率和轉換率是常見的衡量指標,但不同企業間行動或本質的差異需要進一步分析。根據不同平台統計,基本上開信率 20~30%,點擊率則是 2% 左右,開信後點擊則介於 6~10%。行銷人員需要比較數據差異,思考可能的調整方式並判斷影響程度,而不是想到什麼就修正什麼。過度簡化數據差異的原因,可能導致採取錯誤行動方案,造成資源浪費。

在採取行動的時候,可以透過分析原因,提出假設,規劃執行方案,進行測試驗證,再根據新數據進行下次優化。測試與調整過程中,要注意過早放棄與過度努力這兩種常見陷阱。在發現數據落差後,如果不實際採取行動,多方嘗試驗證假設,即便取得最新最權威的統計數據,也無法提升電子報行銷成效。

盡信書不如無書,平台提供的統計報告,除了作為行銷人員比較數據的依據外,雖然也暗示了優化電子報的可能方向,但最終還是要由行銷人員,透過對於產業與受眾的了解,搭配產品與服務特性,結合行銷創意企劃,才能對電子報成效數據產生影響。

給剛踏上電子報成效優化之旅的你

凡事起頭難,特別是以前沒做過,忽然要開始寄送電子報的企業或行銷人員。從過去電子豹協助企業開始電子報行銷的經驗,如果沒有規劃長期的會員經營與內容策略,只是一時興起想要嘗試寄信,很容易在前幾次的活動中,遇到退信率過高,開信率不佳,點擊率極低的狀況。

這好比是許久未聯繫的同學、朋友或前同事,忽然傳訊想要找你聊聊,如果沒有足夠的信任,大概都會被忽略。想要讓會員回應你的資訊,需要持續提供對會員有價值的內容,雖然優惠訊息也是,但別太常使用,要做的是內容行銷。當會員了解你是認真要經營關係,而不是無事不登三寶殿或是只有三分鐘熱度,才會透過開信,點擊,購買等積極行為回應你的行動。

這不只適用於已經累積大量名單與深厚品牌信任的企業,如果是剛成立的新品牌,也可以嘗試比照社群經營概念,在電子報中累積鐵粉會員,未來就算社群平台調整演算法,或是大幅更動經營規則,至少你還有通往會員信箱這條路。

延伸閱讀:Email 行銷別再亂槍打鳥!名單分眾讓你對症下藥

延伸閱讀:2023 電子報 Email 設計趨勢,7 個提升點擊率的關鍵